自然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 第492章 酒厂是这么开的
    小云山铁矿被换了出去,这事在H县引发了争议。



    耿同鹏一个多星期没给张宏城好脸色看。



    周副书纪也是长吁短叹的,但也只能寄希望于港商的投资比较靠谱。



    老杨书纪决定眼不见心不烦,守着棉耕公司索性不问外事。



    县府里有人觉得此举因小失大,但也有人觉得张县目光长远。



    至于那几套酿酒设备能从人港商手里换来什么,大家都识趣的闭口不提。



    反倒是一件小事引得大家议论纷纷——跟了张县一段时间的小涂被调去了新成立的五四三办公室,算是升了半级。



    两边县里换地的行文很快从市里到了省里。



    既然大家都同意,省里批复也很爽快。



    一份寄往京城备档,一份下发到市里执行。



    张宏城在拿到这份崭新出炉的批文后,居然破天荒的把自己给灌醉了。



    八分人算已经到了极致,剩下的两分便得看天意了。



    酒后睡醒,张宏城立即让郭涛组织人成立了一个县林业巡逻队,驻地就在郑家峪。



    就一个要求,漫山遍野的挂上保护林区的牌子——从今天起,禁止任何人在这个区域里伐木。



    小云山的“失利”让H县县府工作人员高涨的士气降低了不少。



    但大家很快就忙得忘记了这一切。



    概因到了三月下旬,春耕开始了。



    沟渠里的水位比往年都要高出不少,全县上下已经分产的人家都憋着一口气,今年非要弄出个好年景来!



    县里两套班子都下了乡蹲点,他们再次见面已经到了四月初。



    春耕还没彻底结束,只不过老李同志带着来自新省的棉种回到了家乡!



    学习了许久的知青们终于派上了用场。



    棉田里到处都是在忙碌的年轻身影。



    李部长精神头很不错,就是人比之前瘦了太多。



    接风洗尘是在老杨书纪家里,一张小木桌、一瓶老酒,一叠花生米和一碟酱肉,就坐着李部长、老杨书纪和张宏城三个。



    “杨槐生,你别想东想西的,”李部长先给了张宏城几个亲热的大比兜,这才指着张宏城呵呵乐着对老杨开口,“这个家伙的套路,你千万别去琢磨。”



    “等你琢磨明白第一层,结果已经出来了,就是白费神!”



    “狗屁的酒厂设备拿去南方开酱料厂,”李部长颇有心得的嗤之以鼻,“我猜他八成又是扯着虎皮当大旗,这设备估计是他自己要的。”



    杨槐生一脸的不解。



    “咱要那些东西干啥?每年都要上头补贴粮食给俺们,酿酒?这不是扯么!”



    李部长吃了一口酱肉,爽快的摇头。



    “别问我,我才懒的想,这小子不告诉你,要么是没到时候,要么是真得不好告诉你。”



    张宏城也笑了。



    “老书纪,其实啊,开酒厂不见得需要本地贡献粮食的......。”



    “那从外地进粮食......原料来酿?”老杨继续摇头,“你小子信不信,别看我老,但咱们真要这么干了,上头领导照样敢指着我的鼻子骂娘。”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有些事张宏城终于可以透露一二。



    “不用进粮食的,我们直接从别的地方买成酒回来。”



    “然后呢?”



    李部长停杯开问,其实他心里头的好奇心也憋得慌。



    张宏城幽幽的声音响起。



    “咱们调配一下味道,然后换上港资的名头和包装再卖出去。”



    老杨书纪一下子愣了:“那价格?”



    张宏城伸出手掌翻了一下。



    龇~~~~。



    老杨书纪手里的杯子有些拿不稳。



    “翻一倍,忒黑了!”



    老李部长没好气的瞪了老杨一眼。



    “没出息,你看仔细了,这小子伸出的是一个巴掌,正反面等于十倍!”



    “二毛进回来的酒,他能给你卖两块!”



    老杨书纪的手顿时一哆嗦,杯子啪叽掉在了地上。



    好么,这不就是投机倒把,诶,不啊,港资和合资的不算!



    棉花种植的事张宏城全部委托为了更懂田间事的杨书纪和李部长,他开始吩咐全县上下打扫卫生——陈蓓蕾带的投资考察团已经到了市里。



    也的亏是陈蓓蕾这个泼辣的带队,好几个县的领导偷偷来挖客商的项目,都被她给骂走了。



    “给力!”



    再次见面,张宏城毫不吝啬的递上了大拇指。



    陈蓓蕾已经彻底改成了时髦的微卷齐肩短发,活脱脱的一个沪上丽人形象。



    “你别捧我,”陈蓓蕾笑颜如花,“这几个项目你什么时候能给个底?”



    “客人们是来了,但你能不能留住可还说不好。”



    张宏城笑而不语,只是在晚间单独和两位来自港岛的专家(大师)私下聊了很久,气氛和谐,宾主尽欢。



    张宏城没有带几位港商去看什么市容市貌,而是带着客人们先去看了正在进行二期扩容的火电厂——H县1983年五成的预算都投在了这里。



    紧接着张宏城领着客人参观了位于H县西侧一处山峰上的泉眼。



    这山头去年还叫二羊山,但在过年的时候县里下文让大家都改口叫“古泉山”。



    泉眼被好好修了一回,用的是青石板,边上还竖了一块做旧的碑,上山的路也变成了石子小路。



    曾经有人吐槽县里真是乱花钱。



    “古泉山泉眼酿酒的历史传说源远流长,加上我们县里技术员研究了几十年才改进复原出来的明代古方,这酒的滋味是没的说的。”



    张宏城指着才立起来没一个月的石碑张口就来。



    几个港商也配合着点头微笑。



    商业嘛,大家都懂。



    “至于酒瓶和包装大家放心,我已经和母校的工艺品厂谈妥了,咱们入股、他们出人和设备在我们县设立分厂,专门给我们生产酒瓶和包装!”



    几个客人满意的点头。



    民大工艺品厂的逼格他们都知道,用上他们包装的豆瓣酱都能卖出鱼子酱的价格。



    噱头有了、酒是来料加工,最后就要看酒的定位和工艺如何。



    张宏城玩的是勾兑酒掺和成酒的套路,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都盛行的把戏,算是比较有良心的商家。



    毕竟他这种酒放到后世也算是合格品。



    所以他的几个新酒厂技术员是县里原来的化学老师。



    喜欢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