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飘在大唐 > 第347章 连环1
    千秋殿在两仪殿前西侧,紧临殿前直道。武眉儿一口气跑出殿门,刚好看到太尉长孙无忌、英国公李勣等人正从两仪门进来,往两仪殿中去。

    武眉儿呆了一呆,想起此时正是午后朝会时间,忙停下脚步。

    自李治继任以来十分勤勉,每日至少两次到两仪殿中听政。早朝之外,下午常与参加政事的重臣会面。

    既然是朝会之时,李治自然不会如武顺所说,单独私下会见杨悦。只是杨悦是否会在朝会上说出“安定公主”之事?武眉儿心头惶恐,便如被数千只蚂蚁在啮噬,又痛又痒,不知所措。有心到两仪殿前打探,却也知道这样做法终是不大适宜。急躁之下,在千秋殿前踱来踱去,不知如何是好。

    正慌急间,忽然看到两仪门外缓缓施来一乘车撵。车撵正是公主所乘的厌翟车,在一队卫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而来。

    向来承天门外,文臣下车,武臣下马。能在两仪门内行车,这等荣宠便是元老重臣也不曾有过。即便是圣上特许一些体弱老臣在大内可以乘车,也顶多不过是在外朝,似这般直入内朝之事,却是绝无仅有。

    眼见车撵行到两仪殿前,始才停下。车中缓缓走下一个人来,不是杨悦还会是谁?

    武眉儿早已惊呆,惊骇之下,却不自禁地上前几步,一时竟然想要去向杨悦求情。然而行了几步却又醒悟。知道自从那日咸池殿之事,杨悦盛怒,怎会原谅自己。

    犹豫半晌,武眉儿终是不敢上前去见杨悦。远远站定,看到杨悦往两仪殿中去,不由一声长叹,面如死灰。

    与往日不同,杨悦今日穿的并非惯常喜欢的碧绿,而是一身月白色衣衫,外面罩了一件银色狐皮大氅。依旧轻纱覆面。却掩不住病态袭人。只是那病态恰到好处。于杨悦平日的洒脱神色中,平添了几分弱柳扶风。

    殿中原本正在热闹商讨,听到内侍通传“隋国公主到”,立时安静下来,一齐望向杨悦。

    杨悦风寒未愈,有些头昏脑涨,勉强打起精神。懒洋洋地走进殿中。众人看在眼中,却不由一愣,见到杨悦一幅袅袅婷婷,款款而来,与她平日神态大是不同。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想来杨悦与李治即已“成舟”,不免于英姿卓约中加了几分女儿柔媚。

    殿中不少人知道那日“琴室”之事。虽然不敢再提,眼角眉稍却不由暗自含笑。去看李治,李治盯着杨悦早已是目瞪口呆,众人看在眼里,不免又填了几分古怪笑意。

    杨悦如何会察觉不到殿中异样,想起当日在殿前的情境,知道众人心下误会,却也尴尬依旧。饶是她心中早有准备。此时却也不禁低眉敛神。不敢去看群臣眼光。

    杨悦低头上前,未及行礼。李治先已说道:“快给隋国公主赐座。”

    “哗”,殿中立时响起几片轻笑。

    朝会之上御前赐座,向来若非病重,便是元老重臣也只有年过七十才会有此殊荣。杨悦不过微恙,竟被李治如此“照顾”。令杨悦更加浑不自在。

    李治是爱怜之情溢于言表,早已忘乎所以。

    杨悦却是腾地一下,脸上变成一块红布。暗道一声李治“多事”,没来由令众人误会更深。气恼之下去横李治一眼,不想李治正含情脉脉地看着她,两人目光相接,各自都是一呆。

    也是李治从未见过杨悦这般娇弱模样,又被杨悦嗔眼横波,心中早已如沐春风,只觉得浑身暖洋洋,无一处不舒服。顿时呆呆地望着杨悦,情不自禁眼神变得热情火辣起来,几乎恨不能立时将杨悦拥在怀中,软语温存

    众人看了更是禁不住要笑出声来。

    杨悦却是想到“阿难弟子”的话,知道李治每日宿在咸池殿琴室,竟是将武眉儿当成自己,心中又气又恼。又被李治这般火热地盯着,又羞又愤,风寒之中头脑原本已有些发涨,此时头脑一热,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两人相对呆立,两仪殿内顿时春风大起。众臣自那日被李治告诫,虽暗中笑破肚皮,却无一人敢再出声。

    一呆之下,杨悦却已暗道一声“不好”,没来由又被这群八卦误会。正了正神色,正要开口说话。忽然,察觉到一道异样的目光自身侧射来,杨悦陡觉背若芒刺。

    杨悦遽然转头看时,却不由惊呆。那目光不是别人,竟然是李愔!正满脸疑惑与诧异,莫名其妙地盯着她看。

    “他什么时候回来了。”杨悦头脑“轰”的一下,心乱如麻。见到李愔眼中异样,心知刚才自己与李治的神色定然全部落到他的眼中,难免不会产生误会。只怕那晚宿在宫中之事,再难解释清楚。心中不由暗急。

    过了半晌,才又想到自己与李治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之事,为何反要心虚?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加令人误会?!

    见到内侍拿了坐椅过来,杨悦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干咳一声,终于恢复了几分平日神情,坦然向李治行了一礼道:“谢陛下赐座,臣不敢越礼。何况臣的病疾已大有好转,站些时候还能做到。”

    李治并未听明白杨悦在说什么,只见到杨悦开口,他便已连连点头称道:“好,好,好。”说完才意识到杨悦在说什么,忙道:“你,你站着说话,会不会累到。”

    “谢陛下关心。”杨悦担心李治又会说出什么不相宜的呆话,忙转口说道,“不知蜀王殿下何时回到京城?”杨悦此话虽是在问李治,目光却已转向李愔。

    “蜀王?”李治一怔,顺着杨悦目光去看李愔,这才想到自己乃是在两仪殿中,群臣面前。特别是看到杨悦望向李愔的一瞬,心中骤然一沉,立时清醒了几分,说道,“蜀王是为造战舰之事而来。”

    “造战舰?”杨悦心中暗奇,却也不便多问。细观殿中众臣。见除了太尉、英国公之外。还有兵部尚书崔敦礼、兵部待郎来济等人,大多都是武臣,知道定然是有用兵之事。

    杨悦虽然向有“殿中侍中”之职,却也知道军国大事,若非皇帝亲口来问,臣子自己不能参与。因而心中虽然好奇,却也只是张了张嘴便赶忙住口。

    李愔虽然知道杨悦想问什么。却不便回答。

    李治笑了笑,说道:“隋国公主有所不知,鸡林国主真德女王近日遣使来朝,说是高丽贼心不死,又向其进攻。因而向我大唐求助,希望能如先皇一般。能助其一臂之力。因而,众位参知政事商议明年准备再次向高丽用兵。蜀王进京正是为了此事儿。想请蜀王去扬州督造船只、训练水兵。”

    杨悦近来虽然不理朝政,但对时局却也再清楚不过。这“鸡林国”便是新罗。真德女王乃是原新罗善德女王金德曼的妹妹。贞观二十一年,“善德女王”去逝,将皇位传给现在真德女王金胜曼。金胜曼继续向大唐称臣纳恭,贞观二十三年,受唐册封为鸡林国主。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自征辽。出师之名。其中之一,正是应“善德女王”的求助。

    自大唐征辽东之后。高丽到也消停了些时日。只是自从李世民去逝之后,高丽趁大唐国丧无暇东顾,又开始对新罗侵扰。大唐正值国恤期间,若非人来扰我,不便大动干戈。如今国丧将除,朝局稳定,新罗女王又来求助,因而众臣便商议出兵再次东征高丽。即然是约好明年出兵,今冬备战已是刻不容还。

    然而,蜀王虽然向有战名,但朝中武将比比皆是,何以单单派李愔准备练兵?杨悦听了此事,却不知不觉侧头去看长孙无忌。心中暗沉,知道此事定然不会如此简单。

    果见长孙无忌正笑吟吟地望向自己,眼中似笑非笑,老狐狸一般令人捉摸不定。

    突然杨悦心头一懔。李泰谋反前事可鉴,派李愔去练水军,督造战舰,只怕未尝不是存了当日试探李泰的同样想法

    想到此,杨悦有些担忧地看了李愔一眼。见他浑不在意,似是根本没有想到其中危机,心头不由暗自一紧。

    自杨悦进来,李治眼光一刻不曾离开杨悦,见到杨悦看着李愔出神,心头不禁一黯。这才想起,虽然众人误会,然而自己与杨悦到底什么也不曾发生过,而杨悦喜欢的只怕还是蜀王。想到此,心中一痛,脸色也已大变。半晌,才勉强振了振精神,说道:“今日劳烦隋国公主前来,是为了安定公主被害一事。如今高阳长公主不肯认罪,反说隋国公主能为她作证。因而,还请隋国公主来分说明白。”

    杨悦暂时放下心事,点了点头道:“臣的确认为高阳长公主并非凶手。只是此事涉及一些私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臣请与陛下单独面陈。”

    单独面陈?!

    不及说完,李治眼中一亮,心下忽又泛起喜意。杨悦肯与自己单独相处,那是再好不过,忙喜出望外地连声说“好”。

    众臣闻言连忙告退,然而面上却又挂起难以名状的趣意。

    杨悦低头不敢去看众人,知道大家面上笑容定然十分不堪。只侧眼去看李愔,见他略一迟疑,不解地望向自己。

    杨悦心头一沉,想了想又道:“不过,臣想请长孙太慰留步,也好作个见证”

    “哦。”李治闻言,不由又有些失望,去看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却“嘿嘿”说道:“既然是私密之事,老臣只怕不便参与。”眼见他说此话时,不住向李治眨眼,李治心中大慰,忙点头称是。长孙无忌早已三步并做两步退出两仪殿。

    杨悦无奈,殿中瞬间只剩二人,李治眼神火热再无顾及。杨悦更加不敢去看他,盯着自己脚下,说道:“其实衡山长公主寿宴那日,高阳长公主入宫之前,曾先找过臣.”

    “不急。”李治打断杨悦,不知何时已走下御案,到了杨悦身边,柔声说道,“你身子可好些了?”

    杨悦硬着头皮,道:“多谢陛下挂念。已经好多了。”

    “你。你莫叫我‘陛下’,我,我还是喜欢你称我‘李九’”李治愣了一下,柔声说道。

    汗!

    见到李治这般情意绵绵,杨悦只觉一阵燥热,头上冷汗涔涔。

    “李九”二字本是她不知他是李治之时,以朋友相称。如今被他说来,反似将对他的这个称呼当做“情郎”一般。

    李治对她心意昭然。自那晚之后,竟是明目张胆地无所顾及,杨悦想要逃避,只怕不能。眼见李治对自己关心过度,似是生怕自己累倒。站在自己身侧,几乎要伸出手来搀扶自己,当真苦笑不得。

    好在众臣已退了出去,只剩二人。没有众位八卦在此营造暧昧氛围,反省了许多尴尬。

    杨悦向一旁退了两步,说道:“好,我称你李九。不过,你离我远点。”

    李治一呆。也知自己失态。担心杨悦会认定自己是“色魔”,忙向后退了一步。道:“你风寒未好,莫要累到,还是坐下来说吧。”

    杨悦这才一笑,自然了许多:“话并不多,到不用坐,还是站着说吧。”又见李治依旧双眼如痴望向自己,杨悦心下气恼,没好气地叫道:“你再这样看着我,小心我将你眼珠子挖出来。”

    李治听了杨悦“威胁”,宛如回到从前,被杨悦挖苦奚落,原本是他最开心之事。心下大喜,连忙将目光转向一旁,说道:“好。我不看你便是。”

    二人这一说笑,反到去了许多暧昧。当下放开心怀,仔细说起高阳公主之事。杨悦将当日高阳公主因何去找自己,因何害怕,让自己陪她入宫的经过仔细说来。

    “名册?”李治听了,大吃一惊,急道,“他们竟然还有‘名册’?若传扬出去,参与此事的朝臣人人自危,朝中岂不大乱。”

    杨悦点头道:“的确如此。因而我已叮嘱高阳将名册焚毁,想来此事重大,又关系到她自己命运,不会不照做。”

    “难怪高阳不敢说出此事自辩。一来她听了你的叮嘱,不敢在朝堂之上说及此事;二来她定是已将名册毁掉,拿不出证据;三来由你作证,自然不会有人不信。因而只说自己无罪,唯有你能证明她清白。”李治也点头称是。

    杨悦作证别人信不信到也其次,李治定然会信,高阳长公主到也十分明白。

    李治沉吟片刻又道:“然而,既然凶手不是高阳,又会是何人?”

    “是啊。谁会想杀安定公主?”杨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历史上此案,原本祸及王皇后,然而此时却是祸及高阳,于武眉儿没有半点好处,想来定然不会是她。不由纳闷说道,“既然安定公主死状与巴陵长公主相似,想来此事或许与巴陵公主之死有关。”

    “与巴陵公主有关?难道真是皇后所为?”李治失色惊道,“刚才你曾说高阳怀疑是王皇后杀了巴陵,杀死安定公主的那杯毒酒又是王皇后所给,难道当真是王皇后杀了她们?”

    杨悦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皇后。高阳长公主虽然没有吃下毒酒,但也曾沾唇。想来如果那酒当真是毒酒,高阳至少也会有些症状。唯一的解释便是,那杯酒中无毒。何况王皇后正要用安定公主来邀宠,为何反要杀安定公主?对她没有一点好处。”

    后宫争宠之事,自古亦然。杨悦沉浸在案情分析,一时忘记王皇后邀宠的对象便在眼前。

    李治听了却不由一滞,面上起了几分尴尬,讪讪说道:“我,我谁稀罕她们来争宠。”

    杨悦这才想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忘记李治乃是当事人,见他尴尬,不由戏道:“这到怨不得他人,谁让你有这么多嫔妃,怎能怪大家争宠。”

    杨悦此话说的未免不对,若论嫔妃之多,李治目前统共才有一后二妃,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不多。

    然而李治听了心中不免大急,他一向知道杨悦的情爱理论,唯恐杨悦因此更加不肯嫁给自己,小心地拿眼去看杨悦,见到杨悦嬉笑嫣然,心头砰然一跳,脱口说道:“我谁也不要,只想宠爱一人。”

    李治脱口而出,不免提高了声音,如此大声嚷嚷,惊动了殿前守卫,纷纷侧目回看。

    杨悦被他吓了一跳,自然知道他所说的那人是谁,面上一红,道:“你再胡说八道,我这便告退了去,再不理你。”

    说完转身欲走。李治心下大急,忙上前一步,拉住杨悦衣袖,说道:“你,你莫要生气。我不说便是。”

    “反正眼下我也想不出凶手到底是谁,便是留下也商议不出什么结果。不过高阳的确无辜,我到是能够作证。我的事情也算办完,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杨悦并不停下,干脆告辞,转身向殿外走去。

    李治忙追在她身后,急道:“好,我这就让人放了高阳。”

    杨悦忽然停下身来,回身摇头道:“放了她,暂时到也不必。”

    “为何?”李治愕然道。

    “笨!”杨悦不禁失言一笑。

    见李治竟然一直拉着自己衣袖,忙甩了开来,说道:“你自己猜猜。”

    李治一呆,已知杨悦意思,笑道:“你是说凶手既然还未找到,若将高阳放了,不免令他警惕。不如将计就计,以免打草惊蛇?”

    杨悦点点头,趁机快步走出殿门。

    等到李治追出来时,杨悦已上了厌翟车。李治无奈,只好吩咐薛仁贵带人送杨悦回去。

    薛仁贵忙答应一声,对杨悦低声说道:“蜀王在宫门外等着公主。”

    眼见日暮将近,斜辉辅照。杨悦暗想李愔心下定然有许多疑惑要问自己。更加不想再多耽搁一分,命人往宫外急行。

    走过千秋殿前,见到武眉儿犹犹豫豫,一脸凄然,似是有话要对自己说。杨悦无心去理会她,继续向外前行。

    不想刚出两仪门,王皇后却派了人追来,请她到立政殿去。

    皇后相请,不好推辞。杨悦虽然不愿,却也只好又回转两仪门内,到立政殿去见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