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无限转生:我被考古学家挖出来了 > 第21章少年,去当曹操吧

学生们面面相觑,神情迟疑。
很多人并不认同黄老怪的说法。
但直接反驳,又没有那个胆子。
李昊眉头紧皱,沉思不语。
他隐隐猜到了一些缘由。
短暂沉默后。
有人举手道“教授,您说输赢都是死,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输了也就罢了,金国人可能不会放过他。但如果赢了,怎么还会死?”
“他可是大宋朝的功臣,难道朝廷还敢直接杀了他不成?”
有人开口,其他人也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纷纷开口反驳。
“我不认可教授的话,教授之前都说了,玄同有着举世无双的个人武力。”
“凭借强大的个人武力,输了他可以跑。赢了,朝廷也没有理由杀他。”
“就算朝廷动手,难道凭借他们的实力还能对抗玄同,这根本说不过去。”
“是啊,教授说不论输赢都是死,未免也太过了。”
“我不信。”
“我感觉有点道理,但也说不通。”
“教授,你干脆和我们说说,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你认为不论输赢,他都要死。”
“既然要人家死,总归要有个理由吧?”
黄老怪笑呵呵地看着所有学生,目光从大家的脸上扫过。
最终,他落在了李昊身上。
黄老怪笑呵呵地说“这位同学,这个猜想是你提出来的,想来你对宋朝的历史应该是比较了解的。”
“你认为,我说输赢都要死的理由是什么?”
所有同学无不侧首向李昊看去。
李昊眉头紧皱,沉思道“教授刚刚说,要想得到答案,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社会大环境。”
“玄同个人的性格。”
“政治环境。”
黄老怪双眼微亮,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
李昊略微停顿之后,解释道“玄同的设定是拥有超凡的个人武力,当世顶尖。”
“也就意味着,他不论前往任何国家,都能受到极高的礼遇。但他依旧选择帮助困境的大宋,则必然不是单纯为了金银财富。”
“他或许有个人英雄情结,或许是认为大宋是正统,与金国蛮夷不同,再或者他心怀天下,不忍百姓受苦。”
“不论是哪种因素,都表明他与金国是不同的立场。”
“一位拥有顶尖个人武力的高手,在无法拉拢的情况下,金国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在战场上杀死他。”
“因为这样的人太危险了,若是他转变思路,改为暗杀金国达官权贵,没有任何一位金国权贵可以睡得安生。”
“这样的敌人,只有死了才是最好的。”
“因此,如果他守护汴京失败,金国极大的概率会选择杀了他。”
李昊说到这里,看向黄老怪,皱眉道“以上就是我的观点。”
“但对于教授说的另一个观点。”
“即便守护住了汴京,他也要死,我暂时没有想到合情合理的解释。”
黄老怪笑眯眯道“不错,分析得有些东西。”
随后,他看向其他学生,微笑道“有没有同学想要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宋赢了,玄同也要死?”
众人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宋赢了,玄同也要死。
于情于理,这个问题都说不通。
黄老怪见无人想要回答,抿了口茶水,这才解释道。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攻取汤阴、浚县,直抵黄河北岸。宋将梁方平率军万前往抵御,不战自溃。”
“金军渡过黄河,进占东京城外牟驼冈。”
“宋钦宗在准备南逃之际,被李纲劝阻,便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统兵抗击。金将宗望率军进至东京城下,另一支金兵乘数十只小船沿黄河而下,进攻东京宣泽门,为李纲所派人敢死队击败。”
“为保京城,宋将马忠、范琼、种师道、姚平仲等率各路援军二十余万陆续到达东京外围。”
“后因姚平仲夜袭金营失利,宋钦宗见势害怕,便撤去主战派李纲等人的职务,想要与金人和谈。太学生陈东等及数万军民请愿,李纲这才得以复职。”
“金将见自己只拥兵万,而此时东京有将士二十余万,若战难以取胜,便撤兵北走。”
“这就是第一次汴京保卫战。”
“在这场战争,李纲当为首功,但他的结局是什么?”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
“靖康元年(年)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
“李纲就任后,宋廷又事事加以限制,使宣抚使徒具空名,无节制军队之权。李纲被迫于靖康元年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一位在不久前刚刚拯救了大宋朝的忠臣啊,就是这样的待遇。”
“除了李纲,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种师道,在汴京解围即被解除兵权,不久郁郁而终。”
“宋庭赵家对待有能之士的刻薄寡恩,可见一斑啊。”
“相比较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第二次金人南下,汴京面临的困境远远超过了第一次。”
“玄同如果在这种情况拯救了汴京,他的个人威望毫无疑问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歌颂,天下敬仰。”
“呵,大宋一朝,对武人戒备到了骨子里,做梦都怕武将造反。”
“玄同拯救汴京是功劳,但彼时他在民间的威望太高了,功高震主,这是大罪。”
“其二,如此绝境,玄同尚可逆转局势。”
“此时,民间情绪必然高涨,期盼朝廷能够北伐,让金人知道大宋的厉害。”
“但这时候的朝廷,可是投降派在掌握。天下百姓呼吁开战,就是要夺了他们的权势地位。”
“他们当然不可能杀了全天下想要开战百姓,既然不能杀了百姓,那就干脆干掉挑事的人。”
“玄同,必然成为投降派的眼钉。”
“此时,玄同看似拯救大宋,实则已经成为宋庭满朝武与皇帝的眼钉。”
“呵呵,你们说,玄同的结局会是什么?”
“他,必须死。”
“他不死,皇帝吃饭不香,满朝武坐立不安。”
“他不死,百姓思战,民间沸腾。”
“他不死,谁死?”
“所以,只要玄同参与了这场战争,他的结果就注定了。”
满堂学生沉默不语。
虽然这个猜想骇人听闻,但仔细想想却又合情合理。
这已经不是所谓的正义之争,也不是理念之争,而是单纯的利益!
黄老怪看着满堂学生陷入沉默,笑呵呵道“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
“假设玄同是一个有着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爱国者,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但如果玄同是董卓、曹操那样的枭雄,结果就有趣了,呵呵。”
李昊心头一跳,眼闪过一抹奇异的色彩。
董卓!
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