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厉修诚的到来, 让整个学校的人都沸腾了。不光是老师,就连低年级的小孩也跟着哇塞尖叫。

    虽然朱陶宁也不明白,小孩子又对钱没什么概念, 有什么可叫唤的。

    但是他们叫就叫去吧,一起狂欢也挺好的, 这样所有人都往厉修诚跟前凑, 厉修诚就不会注意到她了。

    在一众校领导的拥簇下, 厉修诚单手插兜,踩着高级皮鞋, 十分装逼地走进了报告厅。

    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 周围才安静下来,老师们也恢复了正常。

    参加演出的同学从后门进入, 剩下的同学从正门进,直接去观众席。

    等同学们全都在观众席坐好, 领导们才姗姗来迟。

    节目演出的顺序是完全打乱的,不按年级来,也不按班级来,十分随机。

    朱陶宁猜了一下,她的节目应该在最后一个,因为这样,厉修诚在看到她以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来后台找她。

    朱陶宁看了一眼节目单,果然, 她的这个舞蹈表演就是在最后。

    系统又开始劝说了:“你是男主的女儿,你们之间有血缘关系, 见面是迟早的事,命中注定的, 你就不要试图反抗世界了。”

    朱陶宁的回应是一个白眼,话不投机半句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就到了最后一个节目。

    朱陶宁从透过厚厚的幕帘看了一下,观众席最前排有领导不在座位上,但厉修诚还是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儿。

    真是服了,这种小学生的表演有什么好看的。

    他名下不是有好几个娱乐公司吗?想看表演去看那些男团女团跳舞去啊!

    报幕结束,朱陶宁的节目排队上台。

    厉修诚正低着头,漫不经心地玩弄着他手上昂贵的名表。主持人报完幕,他才缓缓抬起头。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惊得他的脸色立刻变了好几个度。

    他坐直了身体,就连单翘着的脚也放下来,死死盯着朱陶宁,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

    发现了!

    男主看到了缩小版的自己!

    音乐响起,朱陶宁开始随着音乐舞动身体,同时面无表情的在心里吐槽。

    舞台灯舞台妆,朱卿月来了都未必能认出来她,厉修诚第一次见她就一眼看清楚她的样子,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但这世界也不管合理不合理。

    少儿舞蹈很简单,也很短,两分钟就表演完了。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鞠躬,离开舞台。

    转身的时候,朱陶宁明显看到厉修诚挥了挥手,招来了一个助理,然后一边盯着她,一边对助理说了些什么。

    随后助理也抬眼朝她的方向看过来,点了点头,脚步一转朝着后台来。

    朱陶宁心说不妙,一进后台就悄悄离开了队伍往外走。

    她趁着人多,又仗着自己身形小,钻了几下就穿过人群,成功跑出了报告厅。

    朱陶宁本来是打算去洗脸的,但是转念一想,她画着这么浓的妆都能被认出来,这要是卸了,岂不是就更明显了?

    毕竟在世界设定当中,她是长得跟厉修诚一模一样的,所以她还是没有洗脸。

    不过朱陶宁把演出服换掉了,换成了校服。

    学校里大家都穿校服,服饰融入大众,不显眼。

    系统气得在朱陶宁的脑子里面发飙,不停的警告她,“我告诉你朱陶宁,逃避没有用的!你们见面是注定的,逃避世界会惩罚你的!”

    换来的依旧是朱陶宁的白眼。

    其实朱陶宁也知道,系统说的是对的,但是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毕竟从厉修诚下车的场景就能想象到,跟他见面真不是什么好事:

    在外面坐了快一个小时,朱陶宁感觉有点饿,便去了学校里面的小卖部。

    她本来想买一个面包,但是想到了什么,放下了面包,转而拿了一包干脆面和一包辣条。

    刚从小卖部出来没走几步,朱陶宁就看到一双鳄鱼皮鞋停在自己的眼前。

    她顺着皮鞋往上看,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像巨人一样的身影,不是厉修诚又是谁?

    他们两个离得有点太近了,朱陶宁得把头仰得很靠后才能看到他,很不舒服。

    近大远小,她往后退了好几步,才感觉舒服了一些。

    只见厉修诚眉头紧皱,死死盯着面前的小团子,然后问:“你是谁。”

    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充满了磁性,好像从大山深处传来一般,甚至还带着回声。

    朱陶宁:“……?”

    朱陶宁没有回答,而是傻傻笑了笑,朝厉修诚举起手上的辣条,问:“叔叔,我打不开,你可以帮我撕开吗?”

    一个猴子一个拴法,在其他人面前,朱陶宁可以放肆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但是在厉修诚面前,当然是越傻越好。

    她最好表现得比一个寻常五岁小孩还要笨,这样就会让厉修诚对她失去耐心。

    果然,厉修诚一看到那包撕开了一个小口子往外滋滋冒油还泛着廉价香精气味的辣条,就忍不住用食指捂了下鼻子,往后退了一步,同时眼中流露出嫌弃。

    不过嫌弃归嫌弃,他只是退开了,却没有转身离开。反而用一种带着三分探究三分疑惑和四分茫然的眼神打量着朱陶宁。

    那一瞬间,朱陶宁看到厉修诚的眼睛好像又变成了十等份。

    朱陶宁:“……”

    系统说:“真不愧是男主啊!太帅了!”

    朱陶宁嘴角抽了抽,帅啊,帅得都有超自然现象了。

    厉修诚不说话,朱陶宁就也不说话。

    并且看出厉修诚嫌弃辣条,朱陶宁就更加用力地用手去拽辣条的袋子,弄得手上都是油,看起来更脏了。

    厉修诚皱着眉头,看着面前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却完全没有礼仪教养的小姑娘,脸上的嫌弃又多了几分。

    或许是因为那张脸太过于像他,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这样一张完美的脸做出如此粗鄙的动作。

    所以他忍不住问:“你家里难道没有教过你最基本的礼貌吗?吃相这么难看。”

    朱陶宁闻言,手一顿,仰起头,眨巴着大眼睛回答:“没有,因为我爸爸死了,死得可惨了。”

    厉修诚缓缓眨了下眼睛,似乎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不过他也丝毫没有要道歉的意思。

    朱陶宁直接用手抓起一把辣条塞进嘴里,一边吃一边又说:“叔叔,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道你的家里没有教过你吗?”

    “像你这么大的人,竟然指责我这么小的孩子,你的前五十年都白活了吗?”

    厉修诚脸上的疑惑变成了愤怒,紧接着他好像注意到了盲点,反问:“五十年?”

    朱陶宁理所当然地说:“对呀叔叔,你看起来五十多岁了,那不就是前五十年都白活了吗?”

    厉修诚脸上的肌肉动了动,气笑了,“哈!真是有趣,我还没见过这么伶牙俐齿的小团子。”

    朱陶宁:“……”

    不是,霸道总裁,除了‘有趣’和‘无趣’以外,难道就不会说别的话了吗?

    而且为什么要对着她说有趣,这难道不是对女主的话吗?

    厉修诚说完,把手从裤兜里拿了出来,伸向朱陶宁,似乎是准备捏她的脸。

    朱陶宁见状,连忙又往嘴里塞了一大把辣条,整张脸上都被她这个动作糊上了辣油。

    厉修诚的手急忙顿住,然后收了回来。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朱陶宁,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朱陶宁听到他一边走,一边对着身边的助理交代:“把这小丫头的来历给我查清楚。”

    助理连连点头称是。

    目送着厉修诚离开,朱陶宁也没了吃零食的兴趣。辣条还剩下小半袋,她丢进了垃圾桶里,然后面无表情的走向最近的洗手间。

    错了,她不应该情绪上头去怼厉修诚的,要是她一直在那儿沉默不语的吃辣条,估计厉修诚就不会让助理查她了。

    都怪厉修诚,竟然还有脸问她什么家里有没有教过?

    她爹早死了,没教过!

    系统又冒出来幸灾乐祸:“我早就说了,你可不要妄想逃过这一劫,世界和剧情是无法改变的,你再怎么躲也躲不过去。”

    朱陶宁的回应依旧是一个白眼,她现在懒得跟系统说话。

    文艺汇演结束之后,朱陶宁有几天是在提心吊胆的。

    她很担心厉修诚查出她的身份,然后突然就像言情小说经典场面一样,好几辆黑车停在她家门口,紧接着一群黑衣人从车上下来,把她和她妈都带走。

    毕竟在言情小说世界里,男主是无所不能的。他想要查到一个人的背景,简直不要太简单。

    就算不是在言情小说世界,这个互联网这么发达的时代,人根本没有隐私可言。

    诈骗公司都能随便拿到大家的个人信息,厉修诚要真的想找到她的身份,易如反掌。

    不过几天过去,厉修诚丝毫没有出现的意思,朱陶宁就渐渐放心了。

    厉修诚想查到朱卿月很容易,到现在都没有来,说明他的内心不想来找朱卿月。

    这可真是太好了!这种爹有还不如没有呢!

    一旦厉修诚找上门来,肯定有牵扯不清的豪门恩怨。现在这样就很好,非常好!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所以现在朱陶宁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机器人竞赛中大展身手。

    *

    在教育内卷的海滨城,上课外特长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小时候上特长班,长大了上补习班,有钱的人不管什么年龄,都是特长班和补习班一起上。

    孙晓家里没什么钱,但父母对她的期望很大,缩衣节食也要给她把特长班和补习班都报上。

    所以,家境一般成绩一般又在第四小学这种普通学校上学的她,就成为了课外班食物链的最底层。

    孙晓初到补习班,她的同学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四小的学生竟然也有钱来上补习班吗?”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咱们这是提高班,你能跟得上吗?”

    也不怪这些孩子会这样问,补习班是好几个学校的学生聚在一起上,孙晓的同学都很有钱,大部分都在私立学校上学。

    就算是公立学校,也是很出名的好学校。像她这样找不出一点优点的,实在是没有。

    孩子们的恶意总是很大的,发现孙晓毫无优点,嘲笑孙晓就成了补习班孩子们的乐趣。

    孙晓曾经尝试跟家里沟通不上课外班,她不喜欢被嘲笑,换来的是妈妈撕心裂肺的指责,她就也不敢再提了。

    这天,孙晓一踏进教室,就听到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机器人竞赛的事情。

    “周末就是机器人竞赛了,我搞到了内场票,可以去观赛!”

    “我也有内场票,但是我觉得少儿组竞赛没什么可看的,要看青少年组的才有意思呢!那些高三的哥哥姐姐们超厉害!”

    “少儿组也不差的!听说这次参赛者全都是私立学校的,他们好多人还没学会走路呢就开始接触编程了。”

    孙晓回想了一下,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可是她平时从来不关注这些竞赛,是从哪里听到的呢?

    啊!她想起来了,好像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他们学校那个最出名的天才儿童也会参加这个竞赛。

    孙晓走到教室的角落里,刚坐下,立马就有人回头问她:“诶,孙晓,周末的机器人竞赛你去看吗?啊不对!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竞赛吗?”

    这人问完,全班爆笑出声。

    嘲讽意味十足,恶意满满。

    又是这样的嘲笑,孙晓感觉自己受够了。

    她不服地回击:“怎么就不知道了?我们学校还有人参加呢!”

    “你们学校有人参加?快别逗了!就你们那乡巴佬聚集地,见过机器人吗?”

    说完,嘲笑声似乎更大了。

    “怎么就没见过了?”孙晓梗着脖子回答:“我们学校那个参赛的同学超厉害,她才五岁就会微积分了呢!”

    “五岁会微积分?你放屁吧!谁不知道五岁连小学都还没上呢,你说大话也说得靠谱一点。”同学不屑的嘲笑:“果然是四小的,穷酸就算了,还爱说大话!”

    孙晓气得牙痒痒,她明明说的就是实话,凭什么不相信她?他们四小怎么就没有厉害的人了?!

    她越想越生气,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说:“不信你们等着瞧!一等奖肯定是我们学校拿!”

    她的豪言壮语差点让补习班的同学笑翻过去。

    “四小一年级的小孩拿一等奖?你吹牛也有个度吧!”

    “就是,她要是能拿第一,我裤子反着穿!”

    “还有我!我直接去厕所吃饭!”

    第18章 第十八章

    孙晓在情绪上头放狠话的时候没想那么多, 只是觉得自己一直都是被笑的那个,一直都被补习班的同学压一头,好不容易他们在聊自己知道的东西, 她也想扳回一城。

    可是听着他们一个个的都开始发毒誓,‘你们学校的要是能拿第一名我就如何’这种话接连从同学的嘴里说出来, 并且这个‘如何’变得越来越夸张, 她也慢慢开始变得不知所措。

    尤其是这个‘如何’变得越来越夸张, 从裤子反着穿、名字倒着写,到去厕所吃饭、下跪道歉。

    以及, 对面发完毒誓以后反过来问她:“喂, 我们说了半天,那你呢?要是你们学校那个没拿的第一怎么办?你是不是也得给我们下跪道歉?”

    孙晓上头的情绪逐渐下来, 浑身上下想被浇了一盆冷水一样忍不住发抖。

    她咬着牙,不敢说话。

    补习班也在一起上了一年多, 孙晓对她的同班同学有一定的了解。

    这些人虽然跟她同龄,都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但是他们有多恶毒她是见过的。

    如果她把话说出口,到时候结果不尽人意,这些人一定会帮她完成自己夸下的海口。

    见孙晓不说话,这些同学开始的更放肆的嘲笑。

    “你们看她,连话都不敢说了!”

    “哈哈哈哈哈就知道她是吹牛!”

    “她刚才怎么说的来着?我们学校有人五岁就会微积分了呢~哈哈哈哈哈哈!”

    “说大话长长鼻子!”

    孙晓的脸涨得通红,但是却一声都不敢吭。这顿嘲笑就当是为她的冲动买单了。

    然而,就算是孙晓想要息事宁人, 这些人却不打算放过她。

    “喂孙晓,要不这样吧, 如果你们学校那个五岁就会微积分的天才——”说话那人语音拖得长长的,故意把‘天才’两个字加重, “真的在机器人竞赛中拿了第一,我们就按刚才说的那样做。”

    “要是没有的话……你把我们刚才说的都做一遍,怎么样啊?”

    那句‘怎么样’,看似是在询问她的意见,实际上说话的人是将目光扫过所有人。

    孙晓的意见并不重要,因为她人微言轻,只要大家都同意,那么自然而然就当作她也同意了。

    在场除了孙晓本人,没有人会不同意,每一个人都是一边狂笑着一边说好。

    甚至有人自告奋勇举起手,说要记录刚才大家都发了什么誓。

    人之初性本善。

    人类最原始的善良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美德。

    人之初性本恶。

    孩童的恶意往往才能反映出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孙晓这些人自顾自的已经定好了她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那种胆怯突然就消散了。

    反正无论如何都被他们欺负,不如有骨气一点。

    孙晓冷笑一声:“行,你们也最好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别到时候结果出来之后不认账。”

    大家似乎是没想到孙晓竟然还敢说话,谁都没反应过来,教室里都被惊得安静了一瞬。

    就在此时,老师走了进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少还是有比较听老师话的。所以老师进来以后,大家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只是默默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说到底他就是个打工的,没必要为了一个家庭一般的孩子得罪一群有钱人。

    *

    从补习班出来以后,孙晓的情绪跌落到了谷底。虽然每次从补习班里出来,她的心情都会很糟糕,但是今天格外的低落。

    不过孙晓的母亲并没有发现,或者说她发现了,但并不在意。

    孙晓一直都是这样,一从补习班出来的耷拉个脸,就好像谁都欠她二百块钱一样。

    在孙母看来,这些都是矫情病,给惯的。

    家里条件不好,所有钱都拿来给她上补习班,结果还身在福中不知福,连上个学都不愿意。

    今天不愿意上学,明天就得出社会吃苦,一点都不懂大人的良苦用心。

    吃完晚饭,孙晓推开碗,准备回书房学习。

    想到今天补习班发生的事情,她挣扎了一下,还是跟母亲开了口:“妈,那个补习班一年的费用那么贵,正好我也不是特别想……”

    话还没说完,就见孙母脸色一变,重重将筷子拍在桌子上。

    “又说这种话,我真的不理解上个学到底怎么难住你了?你知不知道我跟你爸每天有多累?所有的钱都供你去上补习班特长班,就是为了不让你输在起跑线上,你还一天到晚不知足?!”

    又是这样,她就知道,孙晓眼中蓄积泪水。

    “又不是我非常去上那些课外班,你们报班之前问过我的意见吗?”孙晓大声喊道:“我知道你跟我爸辛苦,所以我也想为你们减轻负担,不去上课外班不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了吗?”

    孙母闻言,气得身体直往后仰,“用不着,你现在给我省,你将来上个好大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孙爸放下筷子,一边抚摸着孙母的后背,一边跟着责备孙晓,“看看把你妈气成什么样了!你今年也上四年级了,多少该懂点事了吧?”

    孙晓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同时她用力往后一撤,椅子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她跑回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关上了门。

    一进房间,她就爬到床上大哭。没一会儿,眼泪就打湿了被单。

    孙晓想不通,明明只要不上那些课外班,家里就不会那么紧张缺钱,她也会很开心。

    为什么妈妈就是不愿意呢?

    而且就算是上了那些课外班,她也还是输在起跑线上啊,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跟她又不是差在几个课外班。

    孙晓主观上非常希望自己再也不去上课外班,可是客观来讲,她没有办法违背父母的命令。

    所以即使晚上大闹了一场,第二天白天她还是得擦干眼泪去上学。晚上放学以后,她也还是照样得去上特长班。

    不去上补习班的路行不通,孙晓想了一路,最终把希望寄托在了他们学校那个神童身上。

    那位被全校同学都夸上了天的天才儿童,到底有没有可能赢得这场比赛呢?

    趁着做课间操的时间,孙晓请了个假,偷偷摸摸地来到了一年级的教室。

    教室里只有值日的学生,朱陶宁应该也去上早操了,她在门口蹲守了一会儿。

    等早操结束,孙晓立马站起来开始张望,成功找到了那个矮小的身影。

    孙晓走过去,在朱陶宁面前停下,“你好,打扰一下,小同学,你就是朱陶宁吗?”

    朱陶宁仰头看她,脑袋微微歪了个弧度,“是我,姐姐你是……”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我想问问你,你是要参加机器人竞赛吧?”

    朱陶宁点了下头,心想,这估计又是什么看她不顺眼来找她比赛的。

    第19章 第十九章

    朱陶宁都已经做好了被挑衅的准备, 毕竟作为重要配角,还不按照剧情走,困难重重是肯定的。

    然而下一秒, 对方的话让朱陶宁有些发愣。

    “我想问问你,你有信心拿到竞赛第一名吗?”面前的大姐姐局促不安的搅自己的衣袖。

    朱陶宁听惯了挑衅, 大部分人来找她都是放狠话, 不相信她能拿的第一名。

    这人倒是稀奇, 用的竟然不是否定句而是疑问句,问她能不能拿到第一名。

    最稀奇的当数对方的态度,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问她比赛的事情, 问得这么局促不安的,好像很担心她拿不了第一名一样。

    朱陶宁想了想, 还是没把话说得太满,模棱两可的回答:“我会争取的。”

    说完, 她就看到这个姐姐脸上明显流露出失望。只是因为还在顾虑着在人前,还得控制情绪,对方才没有把表情做的太难看。

    “那好吧,”孙晓扯出笑容,对朱陶宁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祝你成功!夺得第一!”

    孙晓说完,准备转身离。朱陶宁叫住了她:“姐姐,你等等。”

    朱陶宁小跑了两步来到孙晓跟前,仰着头问:“你过来一趟就是专门问我这个问题吗?”

    孙晓点了点头, “对啊,怎么了?”

    “没什么, 就是感觉……”朱陶宁顿了顿,“感觉这个问题也不是很有必要专门来问一趟。”

    孙晓后知后觉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 露出歉意的笑容,“是没什么必要,打扰你了吧,不好意思。”

    朱陶宁有些欣慰,这好像是她遇到的第一个这么有礼貌的人,“姐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责怪你。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很希望我能拿第一,为什么呢?”

    “我确实挺希望的,毕竟你是代表咱们学校参加的嘛。”

    肯定不止这一个原因。

    不排除确实有人集体责任感非常重,但是就算再重,也不至于在听到自己说不是百分之百能拿第一以后,就失落的这么明显。

    这个女生的反应更像是如果自己拿不了第一,就会对她产生及其负面的影响一样。

    不过对方这样回答,应该是不大愿意说的,所以朱陶宁也没有追问。只是说:“好吧姐姐,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尽可以找我来,我能帮到你的一定会帮你的。”

    这是她遇到的第一个对她态度这么好的人,她愿意施展一些善意。

    小小的身躯,说出来的话却是十分给人安全感,孙晓莫名其妙就觉得自己内心的焦虑好像被抚平了。

    她轻轻点了下头,“好的,谢谢你。”

    孙晓的出现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朱陶宁很快就将其抛到了脑后。不过没几天,她就又想起来了这个人。

    因为她好像知道为什么这个姐姐会局促不安地来问她能不能拿竞赛第一了。

    这件事情还是江夏告诉她的。

    江夏也在外面上特长班,她在特长班听同学聊天,说第四小学有一个特别猖狂的小孩,才一年级就夸下海口说机器人竞赛肯定能拿第一。

    江夏爱听八卦是天性,因为她妈就爱听八卦凑热闹,她这属于遗传。

    不过她还没遇到吃瓜吃到自己家头上的情况,所以她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

    一听到第四小学,补习班的同学立马将目光放到了江夏身上。

    江夏平常经常跟同学们分享八卦,所以她的人缘还可以。大家第一时间并不是来嘲讽她,而是问她怎么回事。

    江夏回答:“神童我们学校确实有一个,就在我们班。不过是老师们说的,好像其他学校并不知道。”

    “她真的要参加机器人竞赛吗?”

    江夏:“好像是,我还看到她去老师那里领了机器人呢。”

    “那肯定就是她了!”

    江夏抠了抠自己肉嘟嘟的小脸蛋,面露疑惑,“可是我感觉她……她不喜欢说大话啊。”

    这就是口口相传的威力了,明明一开始只是孙晓说他们学校有个厉害的小孩儿能拿第一,等传到江夏补习班的同学那儿,就成了四小有个猖狂的小孩自吹能拿第一了。

    江夏满心好奇,等周一来到学校以后,特地去问朱陶宁,是不是跟外校的同学夸下了海口。

    朱陶宁茫然了一瞬,紧接着就想到了那天那个奇奇怪怪的姐姐。

    “我没说,但我大概知道是谁说的。”朱陶宁回答。

    江夏好奇,“是谁啊?”

    朱陶宁笑了笑,问:“数学课堂作业写完了吗?今天写完不能回家的,还有一节课就要放学了。”

    一个天生爱八卦的人,让她不要八卦是不可能的,所以让对方不要再追问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一件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

    果然,江夏一听,哎呀一声,立马回座位写作业去了。

    毕竟跟不能八卦比起来,还是不能回家更加可怕一点。

    等到放学,朱陶宁上了楼。

    高年级的在教学楼高层,低年级的在教学楼低层,她找那个女生需要上楼。

    朱陶宁不知道对方在哪个班,所以只上到楼梯口,在楼梯口等着。

    两个楼梯口都可以下楼,但是另一个最近在修,只有一边是通的。

    朱陶宁等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了那个女生,对方的状态看起来很不好,低垂着脑袋,萎靡不振的。

    她走到女生面前停下,因为对方是低着头走路,所以一眼就看到了朱陶宁。

    孙晓第一反应就是跑,因为她心虚。

    她当时只是一时生气才那么说,谁也没想到这句话竟然在整个海滨城的小学都传开了,甚至一些初中生都知道了。

    她想,朱陶宁一定是被谣言所困所以才来找她,而这一切都是她害的。

    孙晓往后退了两步,但是又停住了。主观上她很想跑,可她也知道错在自己,她更应该做的是道歉。

    孙晓深深地弯下腰,将身体折成了比九十度还要弯的角度,“对不起!竞赛的事情是我说的,我肯定给你带来麻烦了……抱歉。”

    朱陶宁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女生,心想,这还是个聪明人,知道她的来意。

    朱陶宁没说原谅,也没说不原谅,只是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孙晓面露为难,看起来有些难以启齿。

    朱陶宁学着大人的模样,抱起自己两条短小的胳膊,“我因为你才被那么多人讨论,我总有资格知道你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吧?”

    孙晓犹豫片刻,一咬牙,把自己在补课班遇到的情况告诉了朱陶宁。

    而且因为这么多年,自己的委屈一直没有被解决,她就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一样,连带的家里逼自己上课外班的矛盾也讲了出来。

    朱陶宁听明白了,同情的同时还有些疑惑,这个世界竟然还有这么有血有肉的角色。

    不是扁平的反派,也不是夸张的主角,是真的在面临着现实生活会遇到的问题。

    对方的真实让朱陶宁很是动容。

    她的个子太小了,就算是踮起脚也碰不到孙晓的肩膀,不过她还是很努力的往上拍到了对方的胳膊,并给面前的女生吃下了一剂定心丸。

    “放心吧,我肯定能拿第一,不会让你被欺负的。”

    第20章 第二十章

    周末, 海滨城体育馆。

    作为规模最大的学术竞赛,机器人竞赛的场地也跟其他竞赛明显有区别。

    别的竞赛不是在参赛者各自的学校举行,就是集中在某一所学校, 机器人竞赛则是专门租用了体育馆。

    而且在家长眼中,AI技术不仅是一项新技术, 还是一个潮流, 是能够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谁的孩子能尽早地掌握了这项技术, 就能让他们在家长群体里挺直腰板儿。

    机器人竞赛因此备受关注。

    赛场外,有记者和自媒体人在实时播报, 平台上也有直播, 同城的观众不在少数。

    赛场内,偌大的体育场被平均分割成十六个部分, 一组选手一个隔间。

    本次参赛个人或小组一共一百二十八个,赛事举办两天, 每天上午两场下午两场。

    朱陶宁抽到第45号上场,也就是第一天下午上场比赛。

    比赛还没开始,朱陶宁的名字就已经在参赛选手中传开了,大家都很好奇那个夸下海口称自己绝对能拿第一的小孩儿到底是何方神圣。

    因此,所有人来到体育场外,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体育场外的参赛选手名单。

    参赛人员名字下方都附带着一寸照片,大家来看名单为两件事,一是看看朱陶宁排第几,二是看看这大言不惭的小屁孩长什么样。

    朱陶宁长得很可爱, 像个精致的小洋娃娃,比电视上的童星还要好看。

    人们总是对长得好看的女生有天然的恶意, 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他们总有一种漂亮的女孩就很笨的刻板印象。

    所以在看到朱陶宁的照片之后, 哄笑声就从体育场门口响起。

    “长那么好看当童星去呗,参加什么竞赛呀!”

    “真的是这个吗?她看起来连1+1都算不明白。”

    “行了,这下不用担心了。”

    “从来就没担心过,看了她的照片更加确定了,这确实像是能吹出来这种牛的人。”

    朱陶宁拿到的进场顺序是第45号,所以上午她干脆就没有来体育场,倒是孙晓,一早就过来蹲守了。

    就是因为她明明根本没有说过朱陶宁的名字,但是莫名其妙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说的是谁,所以她想来听听,有没有人特别关注朱陶宁。

    来的时候她的内心还存有一丝希望,海滨城人这么多,大家的注意力应该都在自己身上,应该没有人会特别关注其他参赛选手吧。

    来了以后她就傻眼了,不是说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吗?这怎么到处都是观众啊!

    虽说朱陶宁早就给她保证过,自己肯定能拿第一,但是孙晓还是非常的紧张。

    现在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朱陶宁,盯着比赛结果,万一没有拿第一呢?

    不是她不相信朱陶宁,实在是比赛名次这种东西太未知了,毕竟这场比赛除了看实力,还有不少走后门的。

    主要是失败要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不光是她要被补习班的同学欺负,就连朱陶宁也要连带着一起被嘲笑了!

    孙晓从上午紧张到了下午,中午她连饭都没有心情吃,就一直在体育场附近的阴凉地躲着。

    终于捱到下午,选手进场,孙晓远远就看到了朱陶宁,小小的身影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她悬着的心终于稍微落地了一点。

    孙晓正准备抬脚过去,悬着的心刚刚掉下来了一点,紧接着又提了上来。

    因为她看到有人观察了朱陶宁一会儿,直接挡到了朱陶宁跟前。

    那是两个男生,从身高来看至少已经五年级了。两个大男孩也没说话,就那么挡住朱陶宁的路,用一种充满恶意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她。

    看了一会儿,两个男孩窃笑着走开,走出去两步以后,变成了放声大笑。

    孙晓跑过来,气鼓鼓地说:“他们这是干什么呢?也太过分了!”

    朱陶宁倒是一脸淡定,“管他们呢,笑两声而已,又不少一块肉。”

    孙晓一怒之下怒了好一会儿,气才渐渐消散。

    两人走到体育馆门口,朱陶宁仰头问孙晓:“你怎么在这儿,你是来等我的?”

    孙晓点点头,“我上午就来了。”

    朱陶宁露出疑惑的表情。

    孙晓解释了一下自己来这儿的目的,然后开始道歉:“我发誓,我真的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你的名字,但是我也不知道为啥,大家就都知道你叫啥了。”

    “而且他们还专门去看你的照片,说你长得就不像学习好的,真过分!”

    听到最后一句话,朱陶宁直接笑出了声,“那不是挺好的吗?大家对学习好的都有刻板印象,觉得小小年纪就是四眼,长得也板板正正的。我长得不像学习好的,说明我长得好看啊。”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他们的态度也太过分了吧!”孙晓愤愤不平,“这都是长得好看的瞧不起不好看的,我头一次看到长得好看的被嘲笑。”

    朱陶宁踮起脚,抬手努力够到了孙晓的肩膀,拍了拍说:“没关系,实力与长相无关,今天结束之后他们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你也把心放到肚子里,你不会被你的同学嘲笑的,我也不会成为被嘲笑的那个。”

    孙晓看了她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你晚上想吃什么?我请你吃饭吧。”

    “啊?”

    朱陶宁愣了一下,话题跳跃的太快,她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再一想,两个话题之间其实是有关联性的。

    国人大多爱吃,成功或者失败似乎都要有美食的身影。成功了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失败了,吃顿好的安抚一下受伤的心灵。

    孙晓应该是想说,她成功了出来请她吃顿好的。

    “那就吃麦当劳吧,”朱陶宁:“我很久没吃麦当劳了。”

    这个年纪还是爱吃垃圾快餐的时候,就算是她也抵抗不了天性。

    真的很想吃麦当劳啊!

    非参赛选手不能入内,观众倒是可以进场,可惜孙晓也没有门票,她只能在门口等着。

    商量好等下吃什么以后,孙晓就在门口,目送着朱陶宁进场。

    体育场上的每一个隔间外面都建了临时的玻璃罩,因为机器人竞赛参赛选手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难免会有讨论。

    为了就是防止小组之间互相剽窃,用玻璃罩将参赛小组隔开,就能保证说话声音也不被其他选手听到。

    周六下午第一场比赛参赛的全部都是小组,只有朱陶宁一个个人选手。

    本来她形单影只的就受人关注,再加上她的个子特别小,进场之后连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好奇这个孩子是谁。

    所有参赛选手到场,现场主持人开始讲解比赛规则。

    “本场比赛共两个半小时,参赛选手拿到题目后,要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手上的机器人来完成题目。根据机器人最终的呈现效果,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接下来我将大家介绍五位评委。”

    “第一位是来自海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授,秦华老师。”

    “第二位是来自海滨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江河老师。”

    “第三位是成华集团的网络高级工程师,杨天天老师。”

    “第四位评委也是来自成华集团,是成华的产品经理张和老师。”

    “第五位是来自海滨海洋大学数学专业的教授张伟老师。”

    “五位评委每人最高可以给20分,所有评委老师的分数加起来,就是该参赛小组或选手的总分数。”

    “我们将根据总分数进行排名,并且主办方为本次竞赛的前三名准备了丰厚的大奖。”

    “第一名的奖金是人民币?10,000,第二名的奖金是人民币?8000,第三名的奖励是人民币?5000!”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沸腾了,包括参赛选手。

    比赛规则和评分规则是选手们一早就知道的不过,可是比赛奖励……当时不是说第一名的奖励是六千吗?怎么突然就提高到一万了?

    主持人恰在此时开口解释,“肯定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奖励有所提高,对不对?那是因为咱们今年的竞赛似乎比往年更受关注,所以主办方为了激起参赛选手的斗志,临时提高了奖励!”

    说完,主持人顿了顿,开了个小玩笑,“怎么?难道上午出去的参赛选手竟然都没有告诉你们吗?那他们可真是不够义气呀!”

    可惜这个玩笑并不好笑,根本没人笑出声。

    主持人有些尴尬,自己干笑了两声,接着说:“那么,比赛即将开始,现在开始下发题目,请选手们做好准备。”

    这是一场机器人竞赛,主办方为了应景,发题目也是由智能机器人去发给各个选手。

    拿到题目后,朱陶宁打开看了一眼。

    「李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他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总是没有时间给他做饭。

    经常吃外卖对身体不好,李华自己又不会做饭,所以吃饭成了李华的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华的父母给他买了一个智能炒菜机器人,只需要将食材准备好,就能做出完美的菜肴。

    小朋友,请你帮李华的父母设计一款智能炒菜机器人吧!」

    发完题目后,大约过了五分钟,铃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

    朱陶宁把题目纸放到一边,然后开始连接那条机器人手臂,编写程序。

    写到一半的时候,她举手,问主持人要了一副塑料手套。

    这是与比赛无关的东西,选手需要的话是可以要的。

    不过这个举动更加引起了周围人的好奇,要塑料手套干什么呢?

    两个半小时很快过去,铃声再次响起,比赛结束。

    所有参赛人员不能再修改程序,并且挨个在评委跟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竞赛是以家庭生活为主题,所以比赛的题目也都是围绕着生活。

    每一场比赛的题目都是一样的,两天八场比赛,所以一共是八个题目。

    比如今天上午的两场就是清洁和分类,本场比赛的题目就全部都是烹饪。

    在展示成果前,智能机器人给每一组选手都发了柿子、鸡蛋和盐。选手们要用自己的机器人来做出一道柿子鸡蛋。

    朱陶宁在第十三个展示,算是比较靠后的位置。她把自己的机器人放到一边,然后背着手开始观察前面的人。

    除了3号和6号两位选手的机器人动不了以外,其他大部分选手都做到了用机器人手臂实现炒菜。

    不过他们的机器人或多或少都需要人的参与,比如人得先把鸡蛋打好,把番茄切碎,机器人只负责炒。

    最智能的应该是9号选手的机器人,人只需要把柿子洗好并切碎,剩下的过程便解放双手。

    把鸡蛋打到碗里,再把鸡蛋打散,全部都能有机器人代劳。就连放盐都能机器人帮忙放,并且制作出来的味道正正好。

    9号选手的机器人展示完以后得到了全场的欢呼,尤其是观众席右侧的欢呼声最大。

    9号选手来自曼斯顿国际学校,观众席右侧坐的就全部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高静是曼斯顿国际学校四年级的小孩,同时也是孙小补习班的同学。

    本来她来观看比赛,只是参赛的9号选手是她的好朋友。

    可是孙晓在补习班大放厥词以后,她来看比赛还多了另一个目的,就是看那个第四小学所谓的神童是怎么被她的好朋友给打败的。

    9号选手展示完自己的机器人以后,高静直接高兴地跳了起来。

    光跳起来还不够,她甚至站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摇着他们学校专属的校旗,不停地大喊9号选手的名字。

    “牛逼!林月牛逼!你是最棒的!”

    9号选手林月听到了好朋友的声音,回头冲她比个大拇指。

    高静跟旁边的同学大声说:“你们看!林月厉不厉害!”

    “厉害!牛逼死了!”

    “可不么,林月的大姐是林晚晚,姐夫可是厉修诚!可以说海滨城是最好的教育资源都砸到她身上了!”

    “精英教育就是不一样,你再让我长十岁,我估计都达不到她这水平。”

    听到自己的好朋友被夸,高静的虚荣心被狠狠满足了。

    接下来,她将目光放到了13号选手朱陶宁身上,她又跟同学们大声说:“看见那个13号没?就是孙晓大言不惭说能拿第一的那个。”

    “看到了,她怎么这么矮呀?一年级的小孩有这么矮吗?”

    “营养不良呗,你看她身上穿的地摊货,能吃得起什么好的?”

    “这么穷啊,啧啧。”

    “就她还想拿第一呢!”高静嘲笑:“她拿什么跟林月比?!”

    说话间,10、11、12号选手已经展示完毕,轮到了朱陶宁。

    朱陶宁礼貌的冲评委席鞠了一躬,开始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来自海滨城第四小学的选手朱陶宁,接下来是我将为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智能烹饪机器人。”

    说完,她拧开了一瓶水放在旁边,然后给机器人套上了提前要来的塑料手套,按下操作键。

    只见那只机器人手臂拿起矿泉水瓶,把水倒进了装着柿子的盆里,开始清洗番茄,并摘掉了番茄蒂。

    随后,它把洗干净的番茄拿到菜板上,用刀子将番茄切成了块,装进小碗里备用。

    处理完番柿子以后,它又去拿鸡蛋,将鸡蛋打进碗里,用筷子打散。

    做完准备工作做完,机器人打开电磁炉,起锅烧油。

    它甚至还知道先热锅,再倒油。

    有会做饭的家长此时惊奇地说:“我的天呐!这也太智能了吧!还知道热锅冷油呢。”

    “就是,看来这孩子不仅聪明,还会做饭呢!”

    等油烧热,机器人放鸡蛋下去炒成块状,又把鸡蛋盛出来,放到碗里备用。

    接着它又把柿子放进锅里,等炒出汁,再把鸡蛋倒回去。

    等浓郁的番茄汁挂在鸡蛋上以后,机器人放盐调味,然后出锅。

    这一顿操作下来,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那位评委席上的产品经理,身子往前倾了倾,盯着那只机器人手臂,眼睛都直了,好像看到了下一个商机。

    等番茄鸡蛋炒完以后,负责传送的机器人把菜端到了评委席上,老师挨个品尝。

    评委老师吃完,无一不露出震惊的表情。

    说实话,其他人的机器人只能保证食物熟了,甚至连熟都保证不了,更别提味道了。

    但是朱陶宁这道柿子鸡蛋,不仅熟了,而且火候掌握的正好,还有点好吃。

    这也是在场食材有限,没有炝锅的葱和蒜,调料也是有盐。

    如果能有更多的调料和食材,恐怕还可以做得更好吃。

    主持人喊道:“接下来,请各位评委老师打分。”

    五位评委互相看了看,最先举起牌子的是那位产品经理,他直接给出了20分满分。

    接下来,老师们也是陆陆续续抬起手,打了20分。

    这是本场,或者应该说截止今天为止,唯一的一个满分选手,就连那位9号选手也只拿了98分。

    第四小学来观赛的人不多,专门来看朱陶宁的人也几乎都是想看她的笑话,所以其实分数出现以后,并没有多少人鼓掌。

    尤其是国际学校的那些学生,纷纷皱起了眉头,不乐意看到眼前的结果。

    高静更是直接咬着牙骂了句脏话,“妈的,林月怎么可能会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