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 第221章
    春暖没料到,冬梅的选择是那么的明智。

    打起来了,这一次打仗是朝廷的夏将军带兵平叛。

    昌州城里才恢复了三分的烟火气息被战争的血腥所代替。

    围城三天了,叛军抓了百姓去当肉盾。

    只要夏广成攻城,叛军就把绑着的百姓赶到前面去。

    哭声喊声骂声,声声震耳。

    “将军?”胡副将无奈的看着夏广成。

    这城,怕是攻不下来了!

    谁敢下令进攻啊,那是百姓啊!

    是大夏的子民。

    若是刀箭砍在他们的身上,御史的弹劾就会飞到皇上的御案上,到时候午门外的大刀就会落在将军的头上。

    更何况,将军是保家卫国的人,怎么可以将刀对准自己的百姓,再大的功劳都会掩盖不了那份残忍。

    “先围着吧。”

    夏广成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谁能想到他们会这么无奈啊!

    是的,在边境打敌人,他绝对是什么都不怕,丝毫没有顾忌。

    但是在这儿打仗,他三番五次下令,对叛军士兵,只要投降的就不要伤他们。

    如果为是为了自己的士兵着想,他甚至想下令让他们尽量不要害了他们的性命。

    当然,身为三军主帅他如果这样说话是很不负责任的。

    谁的命不是命呢,打仗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儿,他让自家兄弟顾忌别人的命,那些人可不会顾忌这些。

    刀剑无眼,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对对方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当然,他也知道只要对方伤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这仗就没法打下去。

    围城的结果就是:城内的百姓生不如死。

    “城中除了一个叫百草堂的药铺在正常开门营业外,所有的商户都关门闭户了。”探子将得来的消息告诉夏广成:“以前凭户籍每户可以买点粮,现在粮店也不开门,无粮可买,有些百姓家中已经断粮了,饿了三天三夜的大有人在。”

    “他们的在骂将军您。”

    这话探子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

    “说吧,怎么骂的?”

    “他们说您没来时,至少街上还太平,每日埋在也能买到点粮。”

    哪怕那粮是高价呢,至少能买到。

    “现在商户都开门了,粮买不到,已经饿得不像样了。”

    最关键的是,现在他们门都不敢出。

    出门就会被叛军逮着去做人肉盾牌。

    有些人实在饿得不行了,干脆就故意冲到街上去,让叛军逮了去做人肉盾牌,因为他们还会每天给两个窝窝头吊着这些人的命。

    为了两个窝窝头,他们什么都顾不上了,甚至主动出去了。

    在他们看来,怎么都是死路一条。

    能多活一天也是赚。

    “所以,这些百姓将逮他们的叛军看成是好人,而我夏广成却是罪大恶极的坏人了?”

    这都TM什么逻辑啊?

    夏广成有时候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

    可是,又拿他们毫无办法。

    “将军,皇上那边……”

    怎么说呢,他们家将军就是头铁,居然会主动请缨,偏偏,皇帝还给了期限,限他一年之内平定蜀地内乱。

    一进入蜀地到处都是小毛贼。

    这里的山多路窄,风俗民俗完全不同,再加上不少人打着叛军旗号四处作乱以抢百姓为营生,真正是民不聊生的地方了。

    “本将知道了。”

    不就是期限吗?

    让他先理一个头序出来。

    只要能理出一个头绪,一切事情就简单了。

    真正的打仗,从来都是速战速决的。

    这一天,夏广成突然接到了一个信息:有人想要见他。

    “将军,这会不会是叛军的设的圈套?”

    胡副将很是担心,建议不要去见来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夏广成道:“更何况,未必就真是敌人,万一对我是有利的呢?”

    “可是,将军,咱们在蜀地人生地不熟的……”

    哪来什么熟人呢?

    “你别忘记了,本将军现在运势好得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是的,夏广成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来找他的人是自己的贵人,是能助自己破局的人。

    所以,他让人带进了军营。

    “将军,人带到了。”

    夏广成看到眼前的年轻人时点了点头。

    “百草堂的三少爷,赵明华?”

    赵明华点头,是他!

    “不错,不愧是暖暖那丫头亲自挑选的人,很有胆量。”

    从外面带进来,他丝毫不怯色,这就是为什么春暖能挑中他的原因吧。

    是的,夏广成属于爱屋及乌的类型,他对肖春玉的事儿了如指掌,对肖家的人也特别的关注。

    特别是这个肖春暖,从小就与众不同,是一个可塑之材。

    当然,越是有才华的女人对嫁人越是有所苛求。

    章家那小子退亲是他没有福气,他一直比较好奇,什么样的男子才能入得了小姨子的眼。

    没想到会是这个小子。

    “那是因为我捡了漏,运气好,被挑中了。”

    赵明华丝毫不觉得尴尬,还能自嘲一下。

    “你就不怕本将?”

    京城那些公子哥儿见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般。

    “赵某从不做对不起百姓之事,也不会对将军造成伤害,又何来怕之说。”

    很好,确实是个有胆识的人。

    夏广成冲着站在旁边的护卫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将军……?”

    胡副将有点懵,他们交谈之中提到了某个女人,将军和他是认识的人?

    “退下吧,本将有话要问他。”

    没办法,退下。

    不过,他们都不敢走远,就在门外候着,万一有什么情况也好第一个冲进去。

    “赵明华见过大姐夫。”

    这样不是巴结他,是家礼。

    之前见将军是国礼,待没有的时候,就用家礼了。

    “你很聪明。”

    夏广成被这一声大姐夫叫得心情愉悦了。

    “不过,这个时候来见我,你就不怕城内的叛军对你家人造成伤害吗?”

    “所以我绕了很多圈,换了好几个身份才来到你的身边。”

    “你急于见我,是有什么事儿?”

    夏广成对这个妹夫家庭是有所了解的,传说中昌州出了名的纨绔。

    据说那个兵荒马乱中依然坚持开门营业的百草堂就是他家的产业。

    这家的人家,养出来的“纨绔”又会纨绔到哪儿去呢?

    “我想我可以助将军破城。”

    夏广成就这么看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这小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那是破城啊,千军万马都搞不定的事儿,他凭什么这么说?

    就凭他的一两句话吗?

    不过,不管他说什么,夏广成都是要听一听的。

    集思广益是他的优点。

    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许他真的有什么好主意呢。

    “坐,上茶。”

    立即就有小兵上前给赵明华倒茶。

    赵明华呷了一口茶,怎么说呢?

    真不好喝啊!

    这茶比自己家下人喝的都还差。

    只能说,这当将军的人也是挺辛苦的,吃香的喝辣的只能是京城里的那一群吧。

    这位长年在外行军打仗,功勋卓越,赏赐百千强,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享受,就……挺可怜的。

    这么轻轻的瞄了一眼夏广成,已经被人逮了一个正着。

    “你那什么眼神,收起你的同情心,本将不需要。”

    “没有的事儿,没有的事儿。”

    尴尬啊,自己就是昌州的一小娃,和人家京城来的大将军说什么享受什么的,真是井底之蛙,自不量力啊。

    是他自大了。

    这种人,明察秋毫观察细致入微,自己可怜他,他会不会发怒杀了自己?

    “说吧,怎么破?”

    他的时间很宝贵,有话快说,没话就走。

    赵明华……这还真是冷血啊,都不问问丈母娘他们还好吗?

    “将军知道城中情况吗?”

    这不废话吗?

    他的探子每个时辰都在往外传话。

    “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纷纷走上街头,甚至主动去当人肉盾牌。”

    这才是让他无从下手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当人肉盾牌,是因为想要一天两个的馒头,是想活下去。”

    夏广成很懂这其中的道理。

    “如果,将军能许诺,待城门开了平定叛乱后每家每户有平价粮供应,您说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结果就是不战而胜!

    甚至会有人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

    “问题是,本将军拿来粮供应?”

    言而无信,百姓更会怨声载道,只会适得其反。

    这不是夏广成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赵明华看着他笑了笑。

    “到立秋收谷子大约只有一个月时间了,将军要做的事儿就是在这一个月之内拿下昌州,让百姓安居乐业……”

    说得好有道理!

    这小子,明明那么年轻,结果说的话就好像朝堂上的那些老古董一样。

    撑一个月?

    他拿什么来撑?

    平价粮?

    且不说粮行的东家答不答应,就算刀架他们脖子上,他们也不一定有这么粮啊?

    难不成让他去别的地方调粮?

    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小子,真真是说得轻巧……

    等等,他既然能说,就说明他能搞到粮!

    “你手上有粮!”

    这不问话,而是陈述。

    “你想要什么?”

    商人无利不起早,所有的付出都是等价交换的,夏广成倒是想这位有什么野心。

    高官厚禄,只要他上了折子倒也是可以为他争取。

    “我要进京城经商。”

    “成为皇商?”

    “皇商?”赵明华愣了一下,觉得还不错。

    他与春暖之间的协议就是这样的,他所有的产业有暖暖都要有分红,带着春宁赚钱,让肖家有足够的财富换一种身份屹立在京城,让肖家人大团圆。

    “你若能做到,我必定上书皇上给你表彰,至于皇商,则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赵明华从不屑于与商户有什么关联,毕竟官商勾对的名声并不好听。

    “可以。”

    有名了,还怕没利吗?

    “你得给我透个底,你有多少粮,能撑多久?”

    “上百吨,撑到秋收,够不够?”

    上百吨?

    这让夏广成大吃一惊。

    “你家不是开药坊的吗?”

    又怎么会有粮,而且数量巨大。

    蜀王作乱已有半年之久,粮食一直是重中之重的物资,粮行的人早就嗅着味儿不再平价卖粮了。

    也就是说,赵明华手中的囤粮应当是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到手了。

    他为什么要囤这么多粮在手中?

    难不成想改行做粮商?

    不对,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的粮是平价售卖,意味着他的粮购入的时候价格并不高。

    是什么让他做到未卜先知的?

    又是什么让他可以放弃巨大的财富去搏一个皇商的名头?

    要知道,按照现在的粮价来算,他这上百吨粮售卖了也能赚个盆满钵满了。

    “是开药坊,救人有很多种方式。不仅仅只有治病救人这一条,让人能填饱肚子也算是一种。”

    “从头到尾,你就没想过牟取暴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赵明华道:“我赵家的家训是上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摸着良心告诉众人:我谁都没有负过。发这种财会亏了自己的福报。”

    “那希望你好人有好报。”

    “那是必须的,我最好的运气就是遇上了暖暖,并娶了她为妻。”

    夏广成……一不小心就看到他在得瑟了。

    嗯,不过,他说的话也是事实。

    真的,就很巧,他夏广成也觉得最好的运气就是娶上了春玉,还有了盼盼这个乖女儿。

    对,因为有了肖春玉,他成了肖家孩子口中的大姐夫,于是赵明华上赶着来帮他破局。

    “接下来要怎么做就是将军的事儿了,草民告退。”

    没等夏广成回话,赵明华站起身就往外走。

    “将军……?”

    胡副将不知道这个年轻后生给将军说了什么,但是将军若有所思的样子让他觉得好像有情况。

    “召集几个副将和先生一起开会。”

    开会的主题是:怎么让城里的百姓知道破城后粮价会瞬间恢复平价?

    “将军,据探子得来的消息,城中存粮不足,别说恢复平价了,就是养活大军都不够了。”

    饭可以乱吃,话是真不能乱讲啊。

    这会要人命的。

    到时候激起了民愤,那才是莫大的损失。

    破城的功劳也会被代替,这岂不是得不偿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