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639章 姜维撤军,夏侯西巡
    
第639章 姜维撤军,夏侯西巡



    牛头山山道上,一支汉军运粮队正缓缓前行。



    队伍里,“木牛流马”嘎吱嘎吱的声响在山谷间回荡。



    这些“木牛流马”,虽为诸葛丞相巧思所制,可在这等恶劣路况下,民夫们也是尽显疲态。



    北风呼啸,十月的陇西进入深秋,昼夜温差很大。



    运粮队只有白天前行,到了夜里不得不停下休整。



    可惜天公不作美,夜里又下了一场雨,雨势不大但很持久,直到第二日清晨还未停歇。



    但运粮队没得选择,只能继续上路。军粮延期的话,负责运粮的主官就要遭殃。



    迫于这样的压力,运粮官只能不断给辅兵和民夫们施压。



    “磨蹭什么!?怎么不走了?”一名军官握着刀柄走来,凶巴巴地瞪着他们。



    眼前是一老一少,只见少年郎哀求道:“军侯,我大父年事已高,今年已五十有二,容休息一二?”



    军侯看了一眼老者,胡须花白,骨瘦嶙峋。



    他曾去过一次成都,有幸见到过一位庙堂高官,据说那人也五十余岁,却颇有神采,跟面前这垂死之人完全不同。



    “他是你大父?”军侯有些奇怪,约摸着这少年只有十二、三岁,不禁问道:“你家阿父呢?”



    “死了。”坐在泥地里的老者忽然开口,嗓音沙哑,眼神很是悲伤,“去年被募为阴平郡兵,随郡守北上后就没回来。”



    军侯心有触动,却不言语。



    少年接着说道:“我大父此番前线返程后几乎没有歇息,便又从沓中运粮至此,身体实在吃不消。”



    “还望军侯体谅....”



    “我体谅你,谁体谅我?”



    他的没说完,那军侯直接打断了他:“粮期延误三日,杖刑三十。延误五日,杖刑五十还要罢官。延误十日以上,直接斩杀。我找谁说理去?”



    “罢了罢了,我干嘛与你这小娃儿说这些?”



    军侯摆摆手,指着胡子花白的老者,对少年道:“自己想办法,他若体力不支,他的那一份就由你来承担,总之粮期不能延误。”



    “军侯...”少年还要说些什么,那军官便大步离去,耳边只传来几名士兵的催促的声音。



    忽然,队伍前头传来民夫的喊叫。



    “左轮!左轮卡死了!”



    那人的布履陷进泥浆里,腐叶的腥气直往鼻孔里钻。



    他伸手去扶粮车辕木,掌心触到被雨水泡发的木纹,竟抠下一把湿漉漉的木屑。



    “怎么回事?”几名士兵踏着泥浆跑了过去。



    .....



    数日后,这批军粮贴着最后期限抵达了临洮。



    军士们看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心里多了几分安全感,却鲜有人关心运粮人在途中是怎样的辛苦。



    县寺内,姜维听完主簿的汇报,不禁眉头一皱:“从汉中运粮消耗甚巨,如今存粮虽尚且充裕,可一旦进入战时,这样的运粮效率定然不行。”



    他来回踱步,忽然听得堂外一道声音传来。



    “卫将军,汉中的信使到了。”



    “快请。”



    最近姜维给在汉中的费祎上疏两道提案,一是魏狄道长李简见汉军占据临洮,几乎与狄道接壤,遂再次写密信愿意开城归顺大汉。



    狄道是陇西南北官道上的重要支点,若是跟临洮连成一片,陇西郡便会被一分为二,那么魏军在陇西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弱。



    故而他建议接受李简的归顺,派兵前去接管狄道。



    第二道提案则是在沓中屯田。以前沓中是有屯田的,但并不被重视导致开垦不足,难以支撑上万大军长期的粮草供应。



    不多时,使者来了,自报家门道:“大将军府从事,文立,拜见卫将军。”



    “文君,大将军同意了吗?”姜维看着这个年轻人问道,语气有些焦急。



    文立摇头道:“费公之意,勿要轻动。”



    姜维脸色微微一沉,对此他早有心理准备,虽心中不甘,却表现的相对平静。



    “那沓中屯田之事呢?”姜维又问。



    “这个提案大将军他同意了。”文立道,“不过,卫将军须率军回汉中。”



    “回汉中?”姜维皱眉道,“大军撤了,临洮怎么办?”



    “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文立言简意赅地说:“这是大将军的原话。”



    “我知道了。”姜维尽力保持着平静,“文君先下去歇息。”



    “谢卫将军。”



    待文立离去,姜维派人召卫将军司马赵广前来,随后一屁股坐在胡床上,右手捂着胸口,久久不语。



    赵广很快来到此处,见状立刻迎了上去。



    “卫将军,这是.....?”



    “无碍。”姜维摇摇手:“传我将令,牙门将苟安率1000军士留守临洮,其余人马随我返回汉中。”



    赵广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去,可他也不知说些什么,只道:“诺。”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洛阳。



    距离西巡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宫内忙碌异常。



    与夏侯献以往出征时情况不同,天子出巡是要带着侍从、宫女、嫔妃、皇子、官员和军队等等一大票的人。



    说句移动皇宫也不为过。



    军队方面,夏侯献此番会带宿卫军的武卫、白马二营,左、右、前、后四军,外加护军、右卫共计三万人左右。



    京师安全方面,中军将军王肃留守,掌宿卫军剩余的二万余人,太尉秦朗都督城外诸牙门军事,掌五万兵马。



    这些兵力,无论是保障京畿安全还是做机动部队支援各地都绰绰有余。



    话说,带着大军和一众文武跑到长安,突然宣布在这里建都,会不会把人吓死?



    哈哈,戏言尔。



    目前大魏暂时没有那个政治需求,如此胡来多半只会引起动荡。



    “奉明。”



    中宫内,皇后慵懒地躺在榻上,右手抚在稍稍隆起的小腹。



    “你此番西巡,舟车劳顿,天家要有天家的排场,妾安排羊贵嫔、文夫人、诸葛贵人、王修容、梁充华、赵婕妤等六位嫔妃随行服侍,你觉得如何?”



    “孙淑妃、刘淑媛、潘淑仪也带上吧。”夏侯献轻描淡写地又加了几个人选,似乎在挑战皇后的底线。



    王元姬果然嘟起嘴来。



    她选的那些要么是府上多年的家人,要么是品行端正的良家女郎。



    可夫君加的是些什么人?



    她都不想说。



    可她还是满口答应:“好,妾记下了。”



    夏侯献知道元姬在想什么,胡搅蛮缠地解释道:“主要是除了徽瑜、阿绮和阿灵,其余的人我都不熟。”



    这话其实也不是胡说,那些妃嫔自入宫以来他就没怎么见过,连名字也记不得几个,大概只记得梁充华好像是叫梁玉璧。



    夏侯献一听这名字当时就乐了,这不高欢快乐城吗?



    “我走之后,朝中之事就交与元姬。”他很快换了话题,试图转移皇后的注意力。



    王元姬“哼”了一声:“不是有你儿子?”



    “文浩还小,你得帮着把把关。”



    “不小了,这些事他必须学着去做,妾才不插手。”



    “好好,都听你的。”



    夏侯献温柔地笑了笑,躺上床榻,搂着元姬,心中有些惭愧。



    虽然他也不愿意这么试探自己的结发妻,但却不由自主。



    承武元年,十月十八,辰时。



    洛阳西阳门外旌旗林立,大魏天子夏侯献登基后的第一次出巡,开始了。



    (本卷完)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