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阅读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640章 伏波府
    
第640章 伏波府



    秋收过后的田野像褪去华服的老者,袒露出质朴的筋骨。



    这里是距离洛水畔二十里的阳市邑,隶属弘农郡宜阳县,也是洛阳民屯和洛阳典农中郎将的驻地。



    至于洛阳典农为何在弘农而不在河南尹?



    大概因为这里是弘农最靠东的一个县,毗邻洛水,与洛阳自成一脉,天然受洛阳控制。



    而此路位于河谷地带,背面是崤山余脉,南面是熊耳山,顺着河谷往洛水上游走快到卢氏县往西北方向走则可抵达陕县。



    如今秋收刚过,屯民们基本都待在乡间的家中,闲暇之余可能会去宜阳县城采购些日常用度。



    屯民李盼丰的祖父是早年三辅之乱时逃亡关东的流民。



    阿父曾应募偃师县兵,退役后则被编入了洛阳民屯,阿父死后李盼丰幸运地分到了田地,得以维持生计。



    魏国的民屯实行分成制: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



    李盼丰今年二十三岁,他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五年来的变化。



    记得先父在世时,哪有什么四六分啊,有三七就不错了,最厉害的时候二八分,一家人饭都吃不饱。



    好在洛阳这地方多年没有战事,否则他们一家可能活不到现在。



    但这五年真的改观不少,分成比例基本达到了约定的四六分,官府还经常提供耕具。



    听邻居王武说这都多亏了朝廷里的那位夏侯丞相,若非丞相执政清明,官员对他们压榨只会变本加厉。



    这日,李盼丰打算去县城一趟,出了院门走了一阵,忽然瞧见邻居王武正步履匆匆。



    “阿武,你也去宜阳?”他招了招手,问道。



    王武回过头来,奇道:“去啥宜阳啊,你难道没听说?陈功曹召咱们去官署集合,说是要大事宣布。”



    “噢,我说那时吾儿支支吾吾跟我说了一串,我还以为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你家大郎还不到三岁,能说明白就有鬼了....好了,别啰嗦了。”王武拽着他,“走吧。”



    当二人赶到官署前时,已然聚集了不少人。



    人头攒动之间,李盼丰左顾右盼,发现“四邻八舍”的屯民们都探着脑袋向功曹的方向看去。



    由于二人来得稍晚,只能站在人群后方,直到功曹念完一份公文,他俩愣是听得零零碎碎,不得其解。



    李盼丰想问却不好意思开口,王武没他那么腼腆,直接大声问道:“陈功曹,这授田令是什么意思,俺没听清!”



    “王武,难不成你耳朵长毛了?”陈功曹笑骂一句,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他平日就是负责管理这批屯民,关系很是熟络。



    “本官再说一次。”陈功曹清了清嗓子,抬高声音道:



    “男子十五岁以上授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所谓永业田,只种植桑、榆、枣、麻,不种谷物,不可买卖,但可继承。”



    “功曹能说得再明白一点吗?”人群中忽然有人打断。



    紧接着就有人嘲笑道:“真蠢,就是你死了,地归你儿子!”说完,大声问功曹:“陈功曹,是这个意思吧?”



    “话糙理不糙。”陈功曹摆摆手,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们不准再打断本官了,本官就再说这一次啊,再不懂就自己下去讨论吧,我可没那么多时间。”



    屯民们安静了下来。



    陈功曹继续道:“所谓口分田,只可种植谷物,不可买卖,死后归还官府。”



    “两种田产的分成还和以前一样,官牛者六四,私牛者中分。”



    “另外,每年需要替官府服役二十日,亦可用财货抵役。”



    这下在场大部分人都听懂了,比起口分田,他们其实更关心永业田。



    因为口分田就跟他们之前差不多,只不过以前没有明确规定亩数,基本就是分给你多少你种多少,有时想要多点收成还得贿赂一下官员。



    但这个永业田就太赞了啊,光名字就非常赞。



    尽管只有区区二十亩,少的可怜,但它是可以传给儿子的!



    一下子踏实感就来了有没有?



    屯民们双目放光,越听越起劲。



    陈功曹最终说得口干舌燥,骂骂咧咧地走了。



    屯民们解散,各自回家。



    一路上李盼丰就在那里不断回顾着方才的事,不多时转头问结伴而行的王武:



    “土地的事我倒是听懂了,但军府是做什么的?我不是很理解。”



    王武利索地说道:“听陈功曹那意思,咱阳市邑要改军屯了。”



    “军屯?”



    “对,之后咱们这些人归军府管,好像叫什么‘伏波府’,俺感觉就跟以前典农官署差不多,只不过变成军屯。”



    李盼丰更加疑惑了:“宜阳又不在边境,做军屯作甚?”



    “上面要改,咱还能拦得住?”



    李盼丰心想也是,抿了抿嘴:“你继续说。”



    王武继续道:“军府内规定,六户选才一人,免赋税、徭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竟有这种好事?”李盼丰一惊,却马上反应过来。



    “代价就是服兵役吧,不过我听说军屯以前也是要纳税的,现在这种情况确实变好了。”



    “嗯。”王武点点头。



    “可是。”李盼丰眉头一皱,“军屯的话,家中妻小就不能同住了吧,唉,我有点舍不得。”



    “你别说,这一点也与以往不同。”王武道,“我刚才跟临村的赵三郎聊了聊,他在前排听得真切,家眷跟现在一样可以与屯民们同住!”



    “当真?”



    “骗你作甚。”王武一笑,“总之选上的就可以做军户,值得一提的是,训练和上值时的弓、刀、牛、粮需要自备,其余的甲、槊、戈、弩前期由伏波府提供,以后...以后陈功曹没说。”



    李盼丰消化着这些信息,又是提出一个疑问:“尽管免除赋税,但一户人家不容易承担这些用度吧。”



    “不知道。”王武道,“这一点功曹没说,到时候再看吧。”



    两人踏在田埂间的小路,夕阳投下,拖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阿武,你要参军吗?”李盼丰忽然问道。



    “必然。”王武点头道,“伏波府兵有轮番入洛上番的义务,能在洛中当禁军,想想都得劲!”



    “要是日后能随军出征,建立功勋,说不了俺王武也能史书留名呢!”



    看着这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屯友满怀壮志的模样,李盼丰欣然一笑。



    他虽不喜打打杀杀,只愿安安稳稳地种地。



    但不管怎么说,日子似乎要变好了,不是吗?



    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